病害描述:為路面上不規則形狀的坑洞,路面坑槽是在行車作用下,路面骨料局部脫落而產生的坑洼??硬凵疃纫话愦笥?cm,面積在0.04㎡以上。如小面積坑槽較多,又相距很近(20cm以內),應合在一起計算。瀝青路面坑槽都有一個形成過程,起初局部龜裂松散,在行車荷載和雨水等自然因素作用下逐步形成坑槽。
坑槽分類:
壓實不足性坑槽:施工時混合料溫度太高,使瀝青老化,粘結性降低、脆性增加,導致壓實不夠,粘結不牢,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,形成坑槽;還有一種情況是混合料溫度太低,攤鋪不均勻,壓實不充分,導致壓實度不夠形成坑槽。
厚度不足性坑槽:路面下面層局部標高控制不嚴,導致瀝青上面層個別地方厚度不夠,在行車作用下,部分混合料易被帶走,形成坑槽。
水損害性坑槽:瀝青路面早期破壞中最常見的坑槽,其形成過程如下:在開始階段,水份侵入瀝青和集料的界面,以水膜或水汽的形式存在,影響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;在反復荷載的作用下,瀝青膜與集料開始剝離;漸漸的,路面開始麻面、松散、掉粒;最后形成坑槽。
病害程度:
輕:坑槽深度≤25mm。
重:坑槽深度>25mm。
施工工藝
采用部分深度或全深度修補,嚴重時需銑刨重建